肉牛产业的补链强链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不可贪大求快,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逐步实施。各地政府既需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又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引入科技能力强、市场经验丰富的产业主体,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让肉牛产业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良好局面。金融机构应边优化自身供给结构,边根据地区产业的布局规划,创新更有效而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助力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肉牛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对提高我国节粮型畜种比重、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非常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近些年,一方面,一些地区将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中小养殖户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一些养牛的重点大省,如吉林、新疆、内蒙古、山东等地纷纷加大了对肉牛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激励力度,曾经出现了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甚至县与县之间“抢牛”的情况,一头牛从出生到上市会“游走”于几个省或地区。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结合政府对肉牛产业的优惠政策及活跃的肉牛市场,增大了金融供给的总量,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工具组合运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金融服务保障。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肉牛存栏量为10216万头,同比增长4.1%,存栏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从出栏量方面来看,得益于养殖规模的扩张、养殖技术的提升及下游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我国肉牛出栏量平稳增长。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肉牛出栏量为4840万头,同比增长2.8%。从需求侧角度来看,2020年我国牛肉需求量为884.27万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6.1%。2021年我国牛肉需求量为930.0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2%。2016-2021年五年间,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由4.88千克/人增长至6.58千克/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我国肉牛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的,但近期出现了肉牛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产生较大波动,中小养殖户受损,养牛积极性受挫等问题,业内人士普遍人认为是前两年囤积大量的进口冷冻牛肉临期甩货冲击市场,同时,因为奶价持续低迷,部分乳牛被育肥成为肉牛出售等因素,使得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尽管价格波动原因来自市场供需关系,但是,部分地区还在建更大的肉牛养殖场,人为地做大产业规模,而同时肉牛产业链本身存在诸多缺失,上下游不完善,这些问题仍然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肉牛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应尽快推进肉牛产业补链强链,金融同样也需要优化供给结构,更高效、精准地赋能肉牛产业发展。
“补链强链”补什么?强什么?2022年8月17日来自人民网的一则消息显示, 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导培育的“华西牛”获得了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打破了当前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众所周知,种源是养殖业的“命根子”,记者曾经在西藏采访当地娟姗牛的养殖情况,据介绍,虽然娟姗牛的出乳品质优异,娟姗牛奶市场价格高,但全国娟姗牛存栏也就是几万头,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繁衍娟姗牛需要进口冻精,种源不在国内。我国从历史上来讲,一些传统养牛地区都有自身的本地品种,如秦川牛、鲁西牛、延边牛、科尔沁牛等,由此,“补链”的一项中长期工作就是从种源研发、培育入手,这样才能构建肉牛产业更长远的发展基础。
肉牛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和加工、青贮的制作、饲料贮备和配制、配种、产犊、饲养管护、牛肉的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进行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目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门槛较高,投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我国目前肉牛养殖的主体从数量上还是以中小养殖户数量最多,规模养殖主体较少,同时,饲料加工和屠宰这两个环节比较薄弱。记者在吉林四平和内蒙古通辽采访肉牛产业时发现,虽然地处不同地区,但上述两个地区都面临“补短板”同样的问题,尽管这两个地区都是玉米种植基地,其天然条件较好,但要真正成为高品质饲料不是光有玉米青贮原料就可以,“秸秆变肉”不是说变就能变的,需要大量投入才可以变成可用的饲料。同时,屠宰加工环节的缺失也是需要尽快补齐的。通辽市目前正常运转且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加工企业只剩一家,年屠宰量最多也就5000头左右,这可能也是通辽主要做繁育母牛和犊牛造成的,但育肥牛的量肯定也会逐渐增加,屠宰加工环节至少对平抑市场价格波动有一定的作用,价格偏低的时候,可以屠宰、分割后冷藏,待价格恢复后再出售。
规模化养牛是必然趋势,但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牛粪便的处理。某畜牧局专业人士曾告知记者,当地一旦建起了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粪便处理就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否则环境污染问题将会比较严重,当然,牛粪便可回收再利用,但这需要一套科学的体系和处置技术、设备,同样需要合理规划和资金投入。
从肉牛产业补链强链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肉牛产业总体水平有待提升,而且并非一日之功。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供给的结构必然需要优化。从信贷投向来看,过去几年,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信贷投放总体来说较为分散,为了鼓励农户种植养殖结合,很多银行机构都在发放养殖户小额信用贷款,有的是以种植业为贷款用途,钱却用到养牛之上;有的是小型家庭农场,有个一二十头牛,贷款需求也就二三十万元。在银行机构服务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养牛主体成了部分地区银行机构争夺的主要客群,因此,出现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成为必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家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投向更具经验、掌握核心技术以及能够适度规模的养牛主体之上,当然,对小农户的扶植不能忽视,但要评估其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充分了解这些主体的情况,做好下一步的评估。
既然是肉牛产业补链强链,信贷资金也需要流向需要补足和完善的领域,包括针对种源培育研发、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粪便处理等领域,银行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创新信贷产品,为肉牛产业链更加健康可持续做好金融支持。
当前,肉牛保险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好的问题。肉牛保险的覆盖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不够,鼓励肉牛产业发展,政府的奖补资金是总的一个“池子”,到底资金投向哪里,这的确需要综合考量。一些地区肉牛养殖保险覆盖率不到20%,而该支付给保险公司的保费,政府部门往往都会拖欠,这也会打击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同时,农业保险的市场机制有待调整,如果形成保险公司与政府之间的长期博弈,受损的一定是养殖主体,一定是肉牛产业,这需要认真研究并改善。
目前,农业担保在肉牛产业中的作用很有限,这与担保公司自身的业务特征和银行机构全面下沉均有关联。因此,可考虑针对部分区域以及产业链部分环节,有针对性地让农担介入,并且,根据地区产业规模,适当调整农担对肉牛产业扶持资金的基数,让农担的作用更加灵活可控。
肉牛产业的补链强链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不可贪大求快,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逐步实施。各地政府既需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又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引入科技能力强、市场经验丰富的产业主体,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让肉牛产业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良好局面。金融机构应边优化自身供给结构,边根据地区产业的布局规划,创新更有效而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助力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